交流访问学者在美国,会发现受过高等的教育的白人中很多都会在“表面上”遵守political correctness(政治正确)的行为标准。但和他们相处久了,会发现,他们的政治正确往往更多是在口头上的,只是不说,但不代表不会想。对于其中不少人来说,他们在心里或多或少还是有着对东亚人的歧视。和他们玩多了,熟悉了,可以慢慢从偶尔的玩笑和打趣中听到类似的语言。
总结起来,在面临种族歧视问题上,给大家几点建议:
1,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不太一样。
中国总有以和为贵,反求诸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文化。但美国不一样,在美国如果你自己不主动争取,美国人会认为你没异议,所以你的声音就可能被忽视。因此,遇到问题,自己首先要主动。一个例子是,来我们系访问的女教授带女儿去医院,等了好久也没看到护士叫她。她就发脾气,然后护士连连道歉。但在我看来,很可能是因为她当时不主动跟护士说,才让护士以为她们没事。另一个例子,以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女孩子在美国经常被白人调戏,被揩油,而且有些人之后还会对她猥琐地嘲笑,她很害怕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我就告诉她,要大声说出来。在美国这个地方,女权主义有很好的市场,如果女孩子遇到这类问题,无论男女都会站出来帮助她们。还有个用来对照的例子是,一个白人女孩子(学生会的管宣传的前VP)在超市被非礼时,就立刻反抗,告诉员工并找来了 经理,大家都站在她那边,让非礼的人无地自容。
2, 普京说过,女人要不停挣扎,男人要不停地想办法。
但在我看来,男人女人都要不停想办法。人在海外,遇到问题,要不断找办法解决。在学校里,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比如学校的Center of Diversity and Inclusion,还有Office of the Ombuds(这是隶属政府或学校的独立工作人员,他们会倾听你的问题,不会站立场,会通过他们的身份和技能来通过跟领导层谈话的方法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会对你的身份保密。),还有学校的卫生健康中心里的心理咨询处(这里可以谈很多问题,老师也能提供不少建议)。其实学校资源很多,但并不被所有人所知。问题的一方面就在于,国际学生(尤其是很多宅在中国人人圈子里的中国留学生)不太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所以也对很多事情一无所知。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再强调要多与美国人交流互动的原因。
3,处理问题要把握分寸。
种族歧视这问题,很敏感,也很容易被误判。当你身在海外时,尤其是自己不自信或自卑时,你可能把很多问题都想成是歧视。其实不是。要把握平衡。做任何事都不要做过了,因为过犹不及。如果做过了,到最后有可能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对双方都不好。一个例子,是我以前在天涯上看到的。一个在美国工作的中国人,提到有个新来的印度男人和公司的其他美国人有矛盾,然后就举报他们是种族歧视,当时他有点做过了。公司就把那几个美国人开除了。但之后,其他美国人也对他用同样的理由——种族歧视,从而把他也开除了。